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寻找农业新质生产力——我院举办媒体进校园采风活动

来源: 时间:2025-11-21 点击数:


(文字 胡雅菲 图片 张美旋)20251115日上午,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主办寻找农业新质生产力媒体进校园采风活动在人文楼A301会议室举行。活动邀请到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社、农民日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科普时报等多家媒体资深记者走进校园,与学院师生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闻传播教育、学科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活动由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治瑜主持。

会议伊始,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广乐向各位媒体记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各位媒体记者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情况。

学院各系部教师代表结合专业情况,向各位媒体记者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思路。国学部朱冠楠教授介绍了其在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史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农法认同”“海洋农业遗产等创新内容;谈到,农业文化遗产是新质生产力的智慧根基,媒体应成为农业创新的发现者传播者。广告与传播学系教师赵珞琳副研究员围绕青少年社交媒体的使用,提出了网络文化产品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性表达和新质生产力的贡献;艺术设计系夏琳老师结合艺术设计系师生近些年在学校文化建设、美育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了师生在农业交互设计、农业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探索;法学系万志前教授结合农业科技发展与法治保障的关系,强调了法学专业知识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系张翠娥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师生在培育新农民、优化农业治理、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探索

随后,到场的多位媒体专家与老师们进行交流科技日报要闻部主任、高级编辑陈磊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院校和职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人民政协报社高志民就如何通过媒体宣传汇聚各方优势、提升结构质量提出了建议;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农民日报社牟汉杰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农村社会治理与乡村产业建设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并强调了文化制度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科普时报记者袁蓁杉表示,要进一步关注高校学生科普工作,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自我呈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李争粉则希望之后能够加强与师生的联系,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更好的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与实践座谈会上,广告与传播学系主任乔同舟介绍了该系在农业科技传播、乡村传播等方向的学科特色,以及即将成立的超视距新闻与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中心建设进展。广告与传播学系师生也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分享。

学生们就跨学科发展、实习机会、职业规划等问题与媒体专家展开交流。在场的媒体专家们也一一进行了回应。他们指出,新闻工作者应坚守做人事、说人话、通人心的职业底线,深入一线捕捉真实故事,AI时代,要避免内容过于“AI而失去人文温度。专家鼓励学生树立理想主义情怀,通过广泛阅读、跨学科学习与实践锻炼,逐步成长为专家型记者

活动最后,周治瑜副书记对媒体专家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媒体宣传是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将持续拓展校媒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质量。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