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新学期开课第一天。这天上午,我要完成新学期第一课《模拟法庭》实验课的教学。下午,继续进行法学本科一门重要必修课《民事诉讼法》的教学。
这两门课,我已经讲过很多次。这次,却是最紧张的一次。一大早,我特意换上较为正式的衣服。上午8点,我早早坐在电脑前,准备好讲义资料,调试好电脑、手机、视频资料和讲课PPT。8时30分,当熟悉的上课铃声从云端响起,我与81位同学准时相约在屏幕前。当我说出“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的时候,紧张感全然消失。通过QQ群的分享屏幕,我时而在展示PPT的同时进行讲解,时而提出问题展开互动,时而观看视频资料引发思考。弹幕上,同学们及时反馈;投票中,用统计结果说话;再来几个限时回答或抢答的单选题、多选题以及主观题,让我感受到同学们的积极投入与专注。无论是上午的实验课还是下午的专业理论课,课堂气氛都相当活跃,互动效果也非常不错。下课时,同学们纷纷在屏幕上发来“老师辛苦了!”的文字,让我倍觉温暖,深受感动。
疫情当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成为我们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也成为我们主动拥抱教学方式变革、探索教学创新的机遇。在“拥抱变化”的过程中,经过两周多的“空中”云端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尽量创造出课堂的“仪式感”。生活需要仪式感,教学和课堂更需要仪式感,即使是空中直播课堂也不例外。在自己家中直播讲课时,我选择了相对比较正式和安静的书房作为直播间。每次直播,我都会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出境,让同学们能在电脑或手机前“零距离”看到老师的积极面貌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还原真实课堂的感受。基于对课堂的敬畏,每次直播,我都会穿上较为正式的衣服。正式的着装,对于自己可以起到心理暗示,暗示自己无论身在何处讲课,都要保持对课堂应有的尊重之心。对于学生来说,正式的着装可以让其感受教师对课程和课堂的重视,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从法学专业的角度来看,正式着装也契合了法律的职业性特点。
其次,提前准备并模拟课堂以保证流畅性。与大多数教师一样,在此之前,我从未进行过网络直播教学。在学校发出“停课不停教”的通知之后,我第一时间投入网络直播教学技术的学习。说实话,直播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困难。在掌握了雨课堂、微师、QQ群分享屏幕基本技术之后,经过比较,我最终选择了QQ群分享屏幕。这种方式操作简便,直播过程中几乎没有时间延迟或者卡壳的情况出现。既可以展示教学PPT,又可以播放视频或音频等资料,同时可以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在正式上课前,我联系了两门课的10位同学,通知她们在某个时间准时上线,我在线上模拟对这些同学讲了10分钟左右,同时播放PPT及视频文件,让她们感受声音、画面等效果。在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之后,我才放心的使用这个直播平台。
再次,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增强互动性。在以往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根据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或者反馈及时调整后面课堂的内容。但现在的空中直播教学很难迅速直接得到学生的反馈,所以,在备课时就要更加斟酌更加花心思,从而预测或者预判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我所讲的这两门课,经过数年的讲课实践和积累,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早已熟记于心。但在直播教学过程中,我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认真琢磨,思考怎么讲学生才能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掌握,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每次课进行过程中,我都会通过问题回答、问题抢答、案件思考等方式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互动,一方面据此检查学生的参与度和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避免自己全程“一言堂”,避免自己成为直播的“麦霸”。课间休息时,我还专门准备了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最后,结合疫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无论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在第一课讲述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同时,为了帮助同学们结合所学专业更好地认识受疫情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社会和生活,我从专业的角度引发学生对疫情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尝试将观察和思考所获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冷静审视,坚定信心。在直播中,我告诉他们:“目前的直播教学,对作为老师的我而言,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对于你们,则是锻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和契机。在挑战和契机面前,希望你们迎难而上,做好自己该做的。无论多么艰难,请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无论我们的国家、社会,还是我们自己,在未来还会各种各样的挑战。今天我们的所学所思,正是为了当未来挑战来临时,不要再次留下遗憾,更不要留下悔恨。”
当上课铃声从云端响起,我能想象到在华农三教或四教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眼前会浮现同学们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朝气蓬勃,鲜活生动,让人倍觉温暖。春天已然到来,疫情终将过去,让我们一起期待回到华农,回到熟悉的教学楼,回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