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云南大学郭建斌教授做客“狮子山传播学讲坛”

来源: 时间:2020-06-01 点击数:

(通讯员 秦丹丹、李春柳)529日晚,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郭建斌教授做客我校“狮子山传播学讲坛”,作了题为“传媒与乡村:西方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的云端学术讲座。讲座持续约两小时有余,吸引了校内外近300名师生在线聆听,文法学院广告与传播系主任乔同舟副教授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郭建斌教授先简要回顾了“发展传播学”这一理论,并对它的传统路径和新路径进行比较和总结,指出该理论经历了由关注个体变革转向关注社会变革、由自上而下的扩散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参与模式、由国家主导转向社区自主的变化过程。但无论如何变化,发展传播学都强调传播和媒体在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紧接着,郭建斌教授开始引入三个案例,审视当代中国“传媒与乡村”的关系。“独乡”是郭建斌教授介绍的第一个案例,“独乡”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郭教授博士论文《独乡电视》诞生的地方,也是他20多年来持续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郭建斌教授使用了多张照片,结合讲解,从交通、居住环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四个方面,展示了该地20余年的发展变化——经济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精神危机却日益严重。他联系自己所做的相关研究,指出:“独乡”的社会发展更多是政府主导的,而传媒内容并未直接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推力。由此追问:西方发展传播理论能够解释“中国式”发展吗?

随后,郭建斌教授又列出了第二个研究案例:他和团队于1999年、2015年、2017年三次对同一样本的追踪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媒介对于个人观念现代化的促进极为有限。这似乎也说明了传媒与乡村的发展并没太大关系。但,果真如此吗?

看着讨论区的疑惑和问题,郭建斌教授又引入了第三个研究案例:作为拓展个案的贵州省盖宝村,并连线正在该村做调研的团队成员姚静老师介绍相关情况。原来,该村利用“快手”这一短视频平台实现了整村脱贫,进而又成为包括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关注的“网红村”。与前面两个案例不同,盖宝村的发展说明了新媒体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潜力,其中精英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媒体循环与互激是重要因素。在介绍该案例的过程中,郭教授还援引“拓展个案法”提出者麦克·布洛维的理念“我们的研究从自己喜欢的理论开始,但并不是要寻找证据来支撑我们的理论,而是要寻找反证来深化我们的理论。”,来强调反思和重建之于民族志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郭建斌教授认为,我们“并非是要否定西方发展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而是要思考,从中国实践出发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在理论上做出怎样的新回答”,并特别强调“我们不要被理论牵着鼻子走,而要从现象着手,发现问题,这也是以往发展传播学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讲座尾声,师生就民族志研究中现象与理论的关系、不同个案的关系、研究者的立场等问题和郭建斌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郭建斌教授在案例讲解中透露的极其艰辛的田野调查经历,也让听众们感念不已。主持人乔同舟副教授表示,郭教授是一位“贴地行走”的学者,他的人文情怀、反思精神和行动力都值得每一位学人学习,他今天的讲座也许会“劝退”一部分人,但会激励更多有志于传播民族志研究的学者加入其中。


审核人:乔同舟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