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缓解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对全体本科生开展网络教学。作为文法学院的一名教师,特别是在第一周的第一天就有课的情况下,我积极思考和探索合适的网络教学方式,以便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的前半阶段,我主讲《中国美术史》和《计算机图形设计(1)》两门课程,其中一门为理论课,另一门为设计实践课,针对课程的不同特点,我进行了不同的准备,对此也有了一些感悟,现在跟大家分享如下:
一、根据实际条件,充分做好教学的前期准备。
由于今年回老家过年,所以没有电脑,也没有相关的教学文件,甚至连网络也不是太好。这一情况曾经使我非常焦虑,为了顺利开展网络教学,我积极咨询了学院的教学院长和教学秘书。在他们的帮助和建议下,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混合式的网络教学模式。
一方面,为学生推送优质的电子资料,具体包括外校的MOOC课程,电子教材,以及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视频资料和文章等等,以方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QQ群进行网络授课,以此来保障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我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一是准备好课程的大纲及讲稿,虽然手机打字的速度较慢,但这是授课的基本保障。二是调整教学设计及考核方式,毕竟网络教学不同于现场教学,原有的方式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例如在课堂节奏上要缓一点,在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上要删减一点等等。
二、采取多方举措,加强对网络课堂的管理。
在我看来,网络教学最大的难处在于课堂的管理,毕竟跟学生不是面对面,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及时获知,为此我采取了多种举措,具体如下:
首先,授课的时间严格按照课表进行。虽然学校并未要求混合教学模式必须按照课表进行,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参加其它课程的网络直播教学,以及加强学生上课时的课堂仪式感,我采用了这种方式,并要求学生在课前10分钟签到。
其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互动。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在课堂中认真听课,互动尤为必要。一方面,我会在授课中进行提问以及组织小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例如《中国美术史》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图片,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将图片全都提供出来,所以我在群内及时“求图”。这样不仅检验学生是否专心听课,还更好的配合了课堂的教学。
最后,强化课程的考核过程管理。除了签到、互动之外,还要求学生及时做好相关笔记。同时,除了课前的reading、课中的thinking外,还有课后的writing。每次课后的思考题都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此外,要求学生在群内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将签到、互动、笔记和作业的截图上传,以便管理。
三、结合专业特色,恰当的将疫情与教学进行结合。
《计算机图形设计(1)》是艺术设计系大一学生的设计实践课,课程主要教授设计软件Photoshop的应用。由于我和学生都没有电脑,本着不能为了网课而网课的认识,这门课程暂定返校后再开课。虽然课不用上了,但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后面的教学中效果更好,我为学生在慕课网上找了一门课程进行预习。同时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前布置了课程的作业,为此次疫情设计相关的海报。虽然学生还不会软件的应用和操作,但是却可以提前进行构思,并收集合适的素材,为更好的完成作业做准备。
此外,我还是2020届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抓紧设计进度,另一方面,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选题,恰当的将疫情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以此强化学生,作为设计师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撰稿人:石小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