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矿工,敬畏生命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山西省大同市暑期实践队新闻报道
山西省大同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产煤区之一,素有“煤海”,“煤都”之称。为了了解矿工朋友们的生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有效的建议,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组建了暑期实践队,在山西省大同市展开了从8.10到8.28为期18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在实践开始之前,队员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试图对大同煤矿及矿工朋友们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另外,借助家人朋友们的力量积极与当地煤矿取得联系,通过申请,得到了当地五个煤矿的批准。它们分别是: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小窑头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同煤集团白洞煤业公司,山西中新小梁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同和尚嘴煤业有限公司以及山西中新北辛窑煤业有限公司。在接下来的18天里,实践队便是在这五个煤矿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
队员们在实践中了解到,当地的煤矿分为两种:一是国企正规煤矿,二是原小煤窑被国企兼并重组后的煤矿。国企煤矿一直处于生产中,而目前在山西省大同市,原小煤窑由于安全问题被全部关闭,后又挑选了一部分具有生产能力的煤窑与国企煤矿整合,故现在都处于深挖巷道与积极扩建中以满足国家要求的生产量,故暂时停止生产,不过依然有一些矿工在那里居住。
实践伊始,交通成了实践队最大的障碍。对于国企正规煤矿,有专门通向那里的公交车,但是对于小煤窑整合煤矿,那里长年处于对外封闭的状态又深处一些偏僻的村落附近,根本没有通向那里的公交车,也很少有人知道去路。最后,在当地煤矿以及家人朋友们的帮助下,最终克服这一困难,成功到达煤矿。
在煤矿里,队员们参观了各个生产车间,包括主井口、副井口、轿车房、洗煤厂、通风口等等并大致询问了其生产原理,此外,还参观了矿工朋友们的宿舍、食堂、急救室等,累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将近400份,并针对煤矿农民工、城市矿工、矿工家属、煤矿领导层人员做了深度访谈,取得了大量的音频、视频与图像资料,就连煤矿的领导们都说:“现在的大学生能干啊” 。另外,我们还与当地的矿工及矿工家属们一起吃饭,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他们不一样的生活。
这次实践给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城市矿工与煤矿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对比。在正规的国企煤矿,城市矿工的生存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标准化的员工食堂、可口的饭菜、有着图书馆和棋牌室的现代化员工公寓、绿化很好的井外地面状况、严格控制与管理的工作环境、进的生产设备、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等等。
然而,在小煤窑整合煤矿里看到的另一番景象却让队员们由衷的心痛。在这里,农民工过着很艰苦的生活:充斥在眼前的是及其落后破旧的生产设备、不专业的生产人员、肮脏不堪极其狭窄的宿舍、只有两张桌子的“食堂”、没有一棵树全部是尘土煤灰的井外环境等等。而这些农民工们在没有电视,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情况下就在这里长期居住着,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井下超负荷的强体力工作,每个月唯一一次出去的机会便是带着工钱去银行送给远在家乡的妻儿。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便是国企的矿工由于是与当地煤矿签下劳动合同,享有一切福利保障,而在小煤窑,农民工们干的是临时工,包工队也没有为农民工们提供任何保障,另外,这里的井下环境十分危险,事故频发,农民工朋友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与能基本满足温饱的生活作着不等价的交换。一个好的消息便是扩建后的整合煤矿将改变这一现状,但是又一个问题浮出水面,那些不被招聘的农民工又该何去何从?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希望能呼吁大家都来关注这些煤矿农民工朋友们,关爱他们,因为也许正在我们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还时而抱怨的同时,有这样的一群人正在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来养家糊口。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但对矿工朋友们的关注并未结束,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与我们延续这份关爱。
文字:安若晗 王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