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我们在行动
2011文法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为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同时协助当地政府妥善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14名党员学生干部组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太平溪镇党政办主任孙佳、团委副书记曹格林、以及民政办负责人陶文俊的陪同下,于16日上午8:00抵达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福利院就当地的养老问题与老年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据资料显示,太平溪镇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4226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5.89%,社会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而这些老人中,只有77%左右的老人依靠家庭赡养或自己养老,能够实现老有所依。还有大量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只能依靠政府的帮助才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又导致了政府没有能力完全包揽农民的养老问题,所以,探寻一条适合本乡镇实际的社会养老保障之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福利院,实践团队队长李俊睿首先向老人们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并向福利院的老人们表示问候,为丰富他们的生活,团队成员合唱了《红旗飘飘》和《歌唱祖国》两首红歌。老人们十分高兴,并随着歌声打起了拍子,福利院周荣福院长更是握着实践队员的手表示热烈欢迎。
唱完红歌,团队成员分小组对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老人们在福利院的生活状况、娱乐状况,诚恳地倾听老人们提出的生活上的问题并进行记录形成采访样本。据周院长介绍,在福利院中一共有99位老年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残疾人,还有一些是孤寡老人,他们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都可以自理;福利院的基础设施较完善,全院累计有100个床位、 8名工作人员。
就福利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实践团队与周院长进行了探讨,周院长表示,现在的状况确实较以前有所提高,国家的补助从以前的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了2100元。但是,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仍不乐观。为了解决“吃”的问题,福利院传承了毛主席“自己劳动,丰衣足食”的理念,开辟田地7.5亩,并开办了养猪场,组织福利院仅有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基本能够满足全院每年60%的消费。周院长说:“现在全院除了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买菜以外,其他时间吃的肉和蔬菜基本都能实现自给。”
由于身体上的不便,这些老人基本上不能进行体育活动,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以下棋、打牌为主要的休闲方式,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我们也曾试着要他们进行一些唱歌、敲锣打鼓等方式的的休闲活动,但是他们积极性不高,都不愿意搞。”周院长解释道。
周院长说:“现在福利院还是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方面主要是老人们的生活标准仍然偏低,另一方面福利院的管理难度很大,由于文化水平、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工作人员平时很辛苦。希望党和政府加强对我们的领导和指导,当然我们自身也会更加努力,也争取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针对周院长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实践团队进行了实地考证。
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实践团队把一些事先搜集的养生保健的资料发放给了老人,考虑到他们文化水平的局限,很多热心的队员还对资料进行了适当的讲解。队员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保持健康。
探访老年人的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深有感触,“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呼吁社会各类群体和爱心人士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农村的养老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
文字记者:王桂艳 徐琳
2011年7月18日
http://www.nhqn.com/a/201107/095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