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狄金华教授做客青年教师发展论坛

来源: 时间:2024-04-16 点击数:

  (通讯员 易峻菲)2024年4月13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发展论坛于人文楼A301顺利展开,文法学院3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本次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的主题为:理想之光与沉闷的阴霾一对大变革时期生命与心灵的关照,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狄金华教授主讲。

狄金华教授通过对三个生命片段的解析来探讨大变革时代的烦闷与生命的献祭。大变革时期正值新旧社会在制度、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断裂。人们缺乏生命的连续感、生命的意义感以及身心的安定感。

第一个故事是梁济的“烦闷”与捐躯,体现出了主义的泛滥与世道的衰落;梁济在家训之中殒命而求道,对家庭的看重与他对道义的看重是一体两面。第二个故事是潘晓的烦闷与呐喊,体现了价值的虚无与自我的拯救;潘晓及其父辈们所经历的生命恰恰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时代,而家庭并没有构成自己心灵安顿的归处反而成为她烦闷的来源之一。第三个故事是江绪林的忧郁与殒命,体现了孤独的流浪者与正义追求;江绪林对自由与正义与理想的追求使得其不愿也不甘于“迂回”和迁就现实,当功利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之时,隐沦本身的价值与合理性也收到了质疑。

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在身处沉闷的阴霾时试图寻找理想之光,包括作为大变革时期心灵的港湾抑或是包袱的家、作为心理世界中徘徊的客人的朋友以及作为救赎的想象与选择的阅读。

论坛最后,狄金华教授总结到,当社会无法在家庭之外培育一个共同体意味的组织形态,同时赋予共同体新的神圣性,那么理想主义者的人心终将无法在“祛魅”的时代获得真正的滋养,最终只能在世俗生活的挤压中日益萎缩。

与会师生在本次讲座中收获良多,并在“当生命在应对暂时的困顿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可以安顿的资源”等方面形成了共鸣。讲座结束后,社会学青年教师与狄金华教授围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审核人:李祖佩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