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一凡 李冬雪)11月27日晚,由我校文法学院发起的东篱读书会于大学生活动中心耕读学堂举办。文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萧洪恩与来自不同学院的二十余名研究生读书爱好者共聚一堂,交流阅读体会,找寻读书初心。
“这本书是我真正认识自己的开始,对我具有启蒙意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曹媛媛在分享《自卑与超越》时如此说道。 “这本书以自卑情节为线索,系统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思想”,在谈及书中有关合作精神的树立时,她结合《少年的你》中的魏莱和《请回答1998》中的德善两个角色阐述了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合作精神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自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接纳自己的自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我” 曹媛媛与书友们共勉道。
“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也与自己握手言和”,来自社会保障专业的于丹丹向大家分享了《非暴力沟通》一书。她结合电影《搜索》中主人公罹患癌症之后被众人言语中伤和冷漠对待后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情节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书中强调的沟通的魅力与语言的温度的重要性。“用需求来代替批评式的希望,用请求来代替命令式的要求”,于丹丹认为这就是马歇尔·卢森堡 的“非暴力沟通”生活艺术的要求。
茶学专业的晏智向听众们推荐了《生死疲劳》一书,他讲述了自己在茶厂一边守着炒茶机器等候做实验一边捧着书籍跟随主人翁几度轮回,以不同的视角观察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故事。“品读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品味着自己炒出来的茶叶,这种味道难以言表。”
来自动科动医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和文法学院的其他五位研究生同学也先后分享了《孤独六讲》、《月亮与六便士》、《万历十五年》、《我在底层的生活》和《送法下乡》等书籍的阅读感悟,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读书中找寻初心。
在讨论交流环节中,读者陈芳旭表示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感受到了华农青年浓郁的读书风气,觉得很受鼓舞,并分享了自己的逻辑阅读和对比阅读读书方法。“读书使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让我能够从不同层面,以不同视角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读者李嘉欣在谈及自己入学后的读书体会时这样说道。
萧洪恩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要把自己的心灵转化成自己的灵心,这就是在读书中寻找的初心。”他为同学们提出了读书的四点要求,即读作者、读书名、读时空场地和读自我思想。他强调,要结合以上四点在读书中找寻初心,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概念系统,建立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萧洪恩为参会同学颁发了“优秀领读者”证书,本次东篱读书会落下帷幕。
据悉,东篱读书会由文法学院发起,面向全体研究生,以分享交流会的形式吸引同学们在科研之余静心读书,用心品书。文法学院辅导员桂恒俊介绍到,不局限于活动的人数和形式,不局限于图书的种类,精心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充分交流思想的平台,让读书回归纯粹,这就是举办东篱读书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