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19:00,由我校本科生院和文法学院主办、社会学系承办的新文科论坛讲座在线上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受邀做客,以“气质养成与人才培养: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学思考”为主题进行分享与交流,140余名师生线上聆听报告。会议由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冯仕政教授表示,在新文科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尤为关键,他主要从“人”的培养、气质养成、田野课堂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他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根本问题强调人民性,中心内容强调“三位一体”即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基本方略强调“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最终目标是技能和政治素养的培养。
第一个方面,冯仕政教授表示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如何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的含义,冯教授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给予了回答,表示要将人理解为“行动体”而不是“结构体”,要将学生培养为技能有机结合的“总成体”而不是要素机械累加的“构成体”,人才培养要注重“1+1”中的加法,教师要考虑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冯仕政教授对学生的素质方面提出了“三个力”——即思想力、行动力和完成力,他从亲身经验和事例进行论述,表示“三力兼备”的学生才是高校要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个方面,冯教授强调气质养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意义,从古代哲学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气质”和“变化气质”进行了解读,点明了高校教育在学生气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要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打造三类课堂(基础性和系统性教学的常规课堂;时效性和前沿性的加餐课堂;本土性和实战性的田野课堂),分进合击、相得益彰,共同保证和提升立德树人的现实效果。
第三个方面,冯教授讲述了自己关于田野课堂的心得。他表示田野课堂不是实习和实践教学的加强版,而是全要素、全环节、全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是社会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性改革。该教学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五实相生”——实境教学、实战课堂、实务课程、实践成果、实作友圈,基本导向是问题导向、任务导向、成果导向和互益导向。
交流互动环节中,学院师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田北海院长在交流中分享了学院“十县百村荆楚行”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表示在新文科建设方面还需继续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华农特色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