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至15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中片区社会工作年会“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与实务”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主办。本次会议共接收到60多篇论文,共24篇论文入选,20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会议。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姚江林、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徐永祥教授、武汉市民政局何小平、湖北省民政厅祝名荣副处长、湖北社会学会会长雷洪教授出席开幕式,文法学院院长、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钟涨宝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11月14日的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姚江林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华农的办学历史、校园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徐永祥对全国社会工作教育概况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华中地区社会工作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武汉市民政局何小平处长指出,当前是武汉市社会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建议高校竭诚合作,实现武汉社会治理资源的无缝对接。湖北省民政厅祝名荣副处长指出,教育先行是华中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征,本地高校对华中地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能将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资源转化为实践成果。湖北社会学学会会长雷洪教授代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中征区对莅临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及省市领导表示欢迎,他建议各片区加强社会工作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助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
开幕式后,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12位知名社会工作专家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在题为“社会治理新常态与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主题报告中,华东理工大学徐永祥教授讨论了社会治理新常态与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涵义、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基层建议的若干议题。他指出,专业社会工作在当代中国,除了承担专业社会服务的角色以外,还具有重要的、鲜明的社会建构主义角色。社会工作不仅是一门服务人的艺术,更是一门社会行动的科学。我国要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必须选择有效的话语体系,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围绕“政社分开”这一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原则,积极推动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学界的历史使命,也是沿海地区最近十多年来的成功经验。
在题为“社会工作的社会本性”的主题报告中,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指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协助“场境人”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专业服务及其管理活动。当前,我国社会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社味”不足。他倡导重现社会工作的“社会”意境,并从概念回归本真、实务兼顾人境、研究整体推进、教育全面完善、业界重回社会和关注本土导向六个方面提出了回归社会工作社会本性的具体路径。
在题为“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与实务模式探索”为主题报告中,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指出,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是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社区的普遍衰败,社会工作者要承担起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使命。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整个社区为基础,选择某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共议题为社区工作的突破口,综合运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专业及本土化助人自助与能力建设方法,与社区民众全力解决生计、生活与生态重建问题的过程。张和清教授从整合的社区生态视野、整合的专业角色定位和整合的方法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他以本人主持的广州从化仙娘溪村社区重建项目为例指出,运用整合的社区工作实务模式,“让群众立足本土,实现自身价值,增加文化认同感”,衰败的社区是可能复兴的。
在题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中,华中农业大学万江红教授以王家河阳光社工站助老服务项目为例,从“高校、政府与社区共建共享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融合高校教学、研究和地方服务需求,实现学校和社区互利共赢”和“专业教师和专职社工对学生义工双重督导,提升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工作的使命感”三个方面向与会专家分享了我校与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共建农村社会工作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基地的经验。万江红教授用“孩子们阳光了”、“老人们笑得灿烂了”和“家庭和谐了”形象概括了阳光社工站的社会工作服务实效。据悉,我校阳光社工站服务“三留守”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先进事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网》、《农民日报》、《凤凰资讯》、武汉电视台一台《第一直播室》等媒体先后作过专题报道。
在题为“对社工服务效能的‘理论质疑’和讨论”主题报告中,华中科技大学雷洪教授指出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非“同一世界”、“索引性”短缺和情景定义差异三个问题。他倡议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为本,更为精准地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及社会工作服务效果,尽可能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并依据其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警惕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对情境定义的差异。
在题为“新常态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政策思考”主题报告中,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对“新常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三十五年以革除传统体制的积弊、探索发展路径、搭建框架平台的“旧常态”,新常态是指,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心转变为建章立制、充实内容、重塑经济与社会秩序。在新常态下,农村社区建设将改变过去靠项目、靠投入,重硬件设施和引导农民增加收入等转向全面复兴农村的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钱宁教授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阐释了新常态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具体任务和主要内容,并就如何通过社会政策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题为“社会工作的社会面向”的主题报告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涛教授指出,专业社会工作内在的具有“社会的”面向,而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或服务。社会工作的社会面向之所指,也即是我们对于“社会性”的理解,它指向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最终牵涉到我们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关切与行动取向;只有深入准确地把握社会工作的社会面向,才能更好地保持社会工作专业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才能获得专业的有机整合。如此,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专业使命,包括在当下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贡献。他倡导社会工作者注意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面向,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社会性,以促进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和善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欧洲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前任主席、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安娜玛利亚(Annamaria Campanini)教授作了题为“欧洲的社会工作研究”的主题报告。她指出,研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支柱之一,是确立社会工作独立学科地位的关键要素。在社会工作领域,研究与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安娜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欧洲的主要社会工作研究网络、欧洲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议题及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范式。她指出,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仍然是欧洲社会工作研究的焦点所在,如何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循证实践研究与实务研究之间实现平衡,如何理解研究中服务对象的参与行为,是欧洲社会工作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题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指出了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即“将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将社区养老等同于机构养老”、“将机构养老等同于市场化”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关系认识不清”。他认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秉持“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尊重老年人选择意愿”、“保证老年人安全”和“共同责任”理念,遵循需求导向、分层分类的理性原则,理顺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关系,明确养老服务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自力养老为过渡、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多种养老方式,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养老功能的综合化,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在题为“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的空间”的主题报告中,武汉大学向德平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减贫政策的变迁历程。他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减贫政策经历了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新时期减贫工作的重点是针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扶贫攻坚,结合困难地区特殊的致贫原因制定扶贫发展战略和政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德平教授认为,在新时期,社会工作能为减贫提供专业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和提供专业方法与技术,在减贫事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起源看,减贫是社会工作的起点;从历史看,减贫贯穿于社会工作发展全过程;从理念看,减贫蕴含着社会工作的价值。因此社会工作在减贫中有巨大的介入空间。他建议社会工作者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搭建社会工作介入平台、重视贫困者的能力建设、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和运用专业理念、方法提供专业化服务五个方面介入减贫事业。
在题为“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的主题报告中,华中师范大学江立华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一场持久而深刻的变化,现时代的关键变革是“个人之崛起”的个体化。为此,社会工作作为应对转型期具体矛盾的助人技术,应当关注个体化现象的新貌,将个体的诉求和利益作为项目策划与干预的重点。社会工作者应重视社会工作干预中“个体”的位置,合理调用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干预方法,将塑造个体性作为重建共同体的基础,以应迎个体化时代的到来。在报告中,江立华教授还就探索本土社会工作元理论、从“原子化”到“个体化”范式的转换和理顺社会工作中“服务”与“治理”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与讨论。
在题为“城市反哺农村下的‘幸福田园计划’”的主题报告中,广东工业大学刘静林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她所主持一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该项目中,刘静林教授和她的团队融合多学科知识、人才,以城市反哺农村为主线,帮助留守人群发展社区生计,开展社区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互动环节,刘静林教授同与会者讨论了社会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问题。她指出,社会工作项目可以由其他领域专业人士协助实施,但社会工作者必须承担主导者和统筹者的角色。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分四组展开了专题讨论。在以“农村社会工作及其本土化研究”为主题的分组报告中,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赵世东老师、黄冈师范学院的裴圣军博士、华中农业大学的罗峰副教授、黄冈师范学院的张华清老师、华中农业大学的马威副教授分别以“迟发展效应下农民‘潜流’”、“儒家‘孝’观点的传承与嬗变”、“政府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大别山革命老区失独问题的社工信任构建”和“美国族裔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转向”为题作了论文报告。在以“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发展”为主题的分组报告中,来自怀化学院的郑代良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的田北海教授、狄金华副教授分别以“社会工作组织在武陵片区跨域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缺失与重构”和“政策性负担、信息督查与逆向软预算约束”为题作了小组报告。在以“妇女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为主题的分组报告中,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顾永红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的纪文晓老师、江汉大学的孔海娥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的王晓莉老师和中南民族大学的黄利会副教授分别以“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研究”、“罕见病儿童家庭社会福利现状及可能的政策建构”、“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在儿童成长个案中的应用与反思研究”、“妇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在困难职工家庭中的运用”为题作了小组报告。在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分组报告中,来自湖北民族学院的高变丽老师、郑州轻工业学院的闻英教授、栗志强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薇博士、江汉大学的方爱清副教授分别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社会质量与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中原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进研究”、“大类培养模式下小组工作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服务学习理念下社会工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了小组报告。
11月15日,与会专家“转战”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赴我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王家河社会工作服务站进行现场考察。与会专家参观了王家河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四点半”课堂、老年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康体服务室,查阅了服务站的社会工作服务档案及工作日志,并观摩了王家河社区第二届“达人秀”活动。据悉,“达人秀”活动由阳光社工站发起,由街道留守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有力推动了全街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考察专家高度肯定了我校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为依托,以农村“三留守”人士为服务对象,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做法和经验。
文字‖学通社刘晨吴亚楠通讯员 田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