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人类文明史可知,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密切相关,而生态环境又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建国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度存在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过度垦殖的现象,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旱涝灾害频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严格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着力整治污染问题,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确立思想先行的原则,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观与道德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要通过开展对乡镇干部、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让生态文明进农户、进家庭、进头脑。只有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现代绿色产业,是改善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三产融合”为突破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要立足环境优势,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接受的产业,重点扶持果蔬业、林茶业、竹木业、中药材业和特色养殖业,注重发展乡村休闲和旅游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并通过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与品牌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发展。
严格保护自然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切实保护好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古建筑、古民居,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田园。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在各级党政部门的主导下,通过科技推广、典型示范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农民关注空气质量,保护水源环境,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要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社区和村镇等活动,鼓励绿色消费,培养卫生习惯,形成节约环保的新风尚。
着力整治污染问题。对农村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全面推进环境整治行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以解决。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方针,持续实施大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防治,尤其要加强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严惩重罚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快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