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相关专题 > 暑期社会实践 > 正文

我院学子走进衡水阜城西多村探“以地养老”

来源: 时间:2014-08-23 点击数:

8月22日,我院4名学子赴河北衡水阜城西多村走访村民,开展暑期调研。

我院学子访谈村支书

此次,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此地的主要目的是对该村拟实行的“以地养老”模式进行深入调查,探究该养老模式所具有的特色优点及存在的主要弊端,并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经验与灵感,为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的养老制度和养老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据悉,西多村拟实行的“以地养老”模式是成立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合作社对该村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承包地进行集中经营和机械化生产,而参与到该模式中的老年人则有机会入住到该村的养老院,养老所支出的费用将从土地的收益中获得补偿。

为了听听群众的声音,了解村民对该养老模式的看法态度,该四名学子对西多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在两个多小时的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一路上只有老人们十几成群地坐在树荫下,一边闲聊着一边摘着花生或是捡着棉花,属于典型的“空巢老人聚居村”。

经了解得知,老人们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或是老俩口。当问到是否愿意参与到“以地养老”模式中住进敬老院来时,赞成反对声音不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说:“我非常愿意入住到敬老院去,我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没有老伴儿,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住院里去子女安心,我也不会觉得孤单,现在已经报名了,等老年院一运行我就可以搬过去了。”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于这种“以地养老”制度也有不少人表示质疑,有的认为自己老两口身体还比较硬朗,生活可以自理,自家住着更自在;有的担心自己的房子和家产没人照看;更有人怀疑土地所得收益分配不公,生活得不到保障。还有少部分村民抱着观望的态度,让别人先去体验,等等看。

带着群众的疑惑,记者联系了村书记多先生,他说:“民众的顾虑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再说新方案的实施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进一步拟出更好的方案,尽量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院学子访问村民

和村民选棉花

西多村牌坊

(卢婷 全素 杨晓雪 张瑞超)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