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激情燃烧黄土地——记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清水河县高级兽医师武汉鼎

来源: 时间:2009-04-11 点击数:

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相对滞后,要像看护婴儿那样有爱心、有耐心,待他们尝到甜头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 ——武汉鼎

攻坚克难治畜禽病

●1959年,内蒙古清水河县的农民在畜禽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导致了“春耕没有牛,秋收靠人背”的现象。

●经过兽医武汉鼎3年的努力,他所在的乡共15个村子的畜禽疾病被完全治好,并率先试行合作保畜制度。

今年77岁的武汉鼎原是内蒙古清水河县县兽医站站长、高级兽医师。

1959年,武汉鼎携妻子调回家乡清水河县,当时县里兽医屈指可数,一些农民在畜禽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导致了“春耕没有牛,秋收靠人背”的现象。武汉鼎二话不说,带着药品和器械,逐村为畜禽治病,经过3年努力,他所在的乡共15个村子的畜禽疾病被完全治好。

针对当地畜禽有病看不起、兽医站维持靠看病的尴尬局面,武汉鼎分别于1969年、1972年、1973年连续3次大胆给国务院写信,建议实行合作保畜制度,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他还率先在当地试行合作保畜制度,结果使当地大小畜因病死亡率由1976年的4%下降到1985年的0.5%。武汉鼎因此三次被邀请在全国兽医经验交流会上发言介绍经验。

【背后故事】为了克服医药短缺、条件简陋的困难,武汉鼎和徒弟起早贪黑,从山上一块一块背回石材,建起了门诊室、制药室、大畜配种室、会议室等,改善了办公条件,还自种8亩中药材,每年可采集1000公斤野生草药,可以自制60%的兽药。

历经艰险改良品种

●以前,“清水河的羊,一张报纸就能包一只”,人们这样形容当地的土种羊,一只才十几斤,一年才剪一斤毛。

●后来,经过武汉鼎的改良,1只改良羊的毛相当于10只土种羊的毛,使改良羊在当地一下子推广开了。

“清水河的羊,一张报纸就能包一只”,有人这样形容当地的土种羊,一只才十几斤,一年才剪一斤毛,农民能挣几个钱?治好了畜禽疾病,畜牧生产的难题又横在面前。非改良品种不可!武汉鼎背起行李,到外地买回两只“茨盖”种公羊,说服复转军人张润满,用他家的5只绵羊做试验,结果吓人一跳:5只改良羊的毛竟然相当于17只土种羊的毛。又过了一年,10只改良羊的毛相当于邻村100只土种羊的毛,其中1只改良羊的毛是土种羊的15倍!改良羊在当地一下子推广开了。全村牲畜由200头(只)增加到800头(只)。

【背后故事】武汉鼎在一条陡峭的山路上奋力向上爬,他背着的一袋黍子新品种压得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咕咚”一声,老人突然跌倒在这条很少有人经过的崎岖山路上,不省人事。足足过了一小时,老人终于苏醒过来,他吃力地站起来,背着种子继续向着目标——内蒙古清水河县暖水湾村缓慢移动。这是武汉鼎为当地引进优良品种历经艰险的一个片断。“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粮不忘引种人。”当地农民用武汉鼎来命名每天都看得见、吃得着的黍子。

弃官进村帮民致富

●“种一坡,拉一车,收下一箩筐”是以前暖水湾村生产水平的真实写照,粮食单产仅30到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

●在武汉鼎的带领下,如今的暖水湾村全村粮食产量由每亩30多公斤增加到640公斤,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008年的6200元。

暖水湾这个名字听起来不错,其实这里既不暖和,也无水,而是一个海拔1500米的高寒干旱而贫瘠的山村,“种一坡,拉一车,收下一箩筐”是当地生产水平的真实写照,全村26户人家蜷缩在一道山沟的土窑洞里,耕种着1500亩薄田,粮食单产仅30到4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

在武汉鼎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努力,暖水湾村全村粮食产量由每亩30多公斤增加到64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113元增加到2008年的6200元,26户人家全部从沟底搬到山坡上的新窑洞里,通了水、路和电,变成了“凤凰双双飞”的小康村,还被县里评为科技示范村、文明村,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

【背后故事】1978年,武汉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2年,上级调他回县城担任县兽医站站长。入党、提干、进城,这一连串的好事在当年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武汉鼎在1986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毅然辞去县兽医站站长职务,放弃县城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自愿到暖水湾村蹲点。

扎根山区 为民服务(短评)

武汉鼎五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把为民造福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实实在在为农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乐章,展示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体现了共产党员崇高的党性和无私的品德。

武汉鼎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引导农民向贫困宣战。他根据扶贫规律和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将自己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展,跳出传统的兽医技术领域,学习研究并带领群众开展农牧结合、开发旱作生态农业以及教育培训等,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在科技扶贫方面作出了显著成就。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要以武汉鼎同志为榜样,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用“蹲点”的精神深入基层,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为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