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潘作良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 时间:2009-04-11 点击数:

潘作良,一名担任辽宁省辽中县信访局局长仅仅607天、却因为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牺牲在岗位上的普通的信访干部,用自己对党无限忠诚敬业、为民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和崇高精神,谱写出了一位人民公仆应该具有的赤诚丹青,丈量出了一名共产党员、信访干部应该具备的人生高度。上万名群众上街为他送葬,是对他人生价值和崇高精神的最大褒奖。潘作良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勤于工作,甘于奉献,多次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别人,却把群众的赞扬作为最高荣誉,也因此而成为了新时期人们心目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仆的生动代表。

“民之难即党之忧,干工作不能怕困难、怕矛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这是潘作良用以教育全局干部并勉励自己的一句话。正因为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官之责,视群众如父母,待人民胜亲人,所以,他每天几乎是跑着工作;傍晚,深夜,乃至凌晨……他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着;他把自己的联系号码写给每个上访群众,全天候接听群众来电;他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记在本上,认真解决每一个群众的困难……他说:“不为群众办成事就睡不着觉。”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忠诚精神,成为了支撑这位带病连续工作的党员干部心中不竭的力量。

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和要求的,也应该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但是,在少数官员的身上却体现得不够明显、落实得不够到位,甚至被丢之殆尽。他们所理解的“忠诚”往往是针对自己的上级领导。对那些自认为能够决定自己官运前途的领导,他们是言听计从、惟命是从,而对普通老百姓的需求、诉求、要求,却认为是小事一桩而不屑一顾。他们懒得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和事情,而热衷于搞一些大工程、大项目、大事业。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许会作出一些成绩、捞得一点政绩,但是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正、动机不纯,对人民群众缺乏或没有感情,也还是难以赢得百姓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的。

对于潘作良来说,有一种不竭的力量叫“忠诚”;更有一种亲切的自然叫“零距离”。 潘作良思考:群众走上信访路,一方面说明少数地方干群沟通不畅或是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说明老百姓相信政府。潘作良提出两个转变:变信访为约访,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贴近群众暖心窝,才叫“零距离”。他对老百姓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他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群众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把群众的事办好,就是不孝之子。”一米八的个头,潘作良魁梧英俊,说话有几分硬气,眉宇间多有侠气。在接待群众来访和替老百姓维权的工作和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硬气和侠气为群众“撑”起了腰杆,“撑”出了“青天”一片。

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信访干部,常常抱怨老百姓会故意找茬、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甚至是在和政府故意作对,等等等等。有这种想法和思想的干部或官员,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很难耐下心来、沉下身来,只会浮在水面上,满足于大概、大致、大体,习惯于用政策挡人、用原则唬人,认为自己只要在政策上不欠百姓的账就行;有的甚至不顾政策、不讲原则,任凭自己为所欲为、胡作非为,对群众的特殊需求、特别诉求,不能拿出特殊、特别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便会越来越远,与百姓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疏。而潘作良认为,“有些事,我们在政策上不欠百姓的账。但要多检讨、反省一下自己,看我们是不是还欠感情帐,对他们要尽量帮助。”笔者认为,对待工作有没有一种激情,对待群众有没有一份感情,不但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状态,更影响着我们的工作质效,影响着我党的执政基础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天地之间有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他们能够秤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轻和重。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及老百姓的夸奖”。共产党人只有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政策、原则、工作和感情等重心向老百姓倾斜,多替老百姓考虑,多为老百姓着想,多给老百姓解难,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事业需要潘作良式的优秀干部,人民群众需要潘作良式的优秀儿女。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的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工作,尤其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潘作良同志的崇高精神,处理信访问题不畏难,化解社会矛盾不推拖,通过为民解难实现为党分忧。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