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国家防办程殿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防汛抗旱

来源: 时间:2009-04-08 点击数:

我国是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成实际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措施,更好地实现“防汛保安全、抗旱保供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屏障和抗旱供水的可靠支撑,是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生命至上。体现在防汛工作上,就是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体现在抗旱工作上,第一位的是保证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防总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环节。

2007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在历时1个月的抗洪抢险救灾中,紧急转移居住在低洼地带和启用蓄滞洪区内的80万人,无一人因转移安置而伤亡。在防台风中,根据监测预报信息,对可能受影响的海上船只一律实施就近回港避风的措施,对近海海上养殖人员、岸边低洼地带等安全受到威胁的人员,实施分阶段、分梯次的科学、合理转移。据统计,近几年单个台风回港避风的船只达10万艘,紧急转移安全受威胁的人员近百万人。各级政府不仅将受威胁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妥善安置生活,还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根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国家财政安排补偿资金4亿多元,对2007年淮河洪水期间运用的蓄滞洪区内群众的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在防汛、防台风的关键时刻,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依法实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市场停市、关闭旅游景点等非常规措施,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在抗旱工作中,水量统一调度,应急开辟水源,采取临时送水措施,把保证群众饮水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坚持统筹兼顾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防汛抗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很重要的是要学习、运用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首先是防汛抗旱两个方面的统筹。我国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不同地区旱涝并存,同一地区先涝后旱、旱涝急转多有发生,需要在防汛时考虑抗旱的需求,抗旱时也不能忽视防汛的准备。目前,全国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基本实行统一设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防汛抗旱的统筹,促进防汛抗旱的有机结合。其次是流域区域统筹。要统筹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上游水库泄洪时,要考虑下游地区的承受能力,在充分利用河道、堤防宣泄洪水的同时,兼顾两岸低洼地区的排泄涝水;在考虑全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要考虑河流维系生态、环境用水的最低要求。再次是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统筹。在统筹安排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水闸等工程措施的同时,要统筹安排工程措施的管理以及水文、气象的监测等非工程措施。最后是各种措施的运用及力度、时机的统筹。随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日臻完善,尤其是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日益健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运用哪些措施,每一个措施的力度多大,时机如何,在整个防汛抗旱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大的成效成为可能。因此,在一个流域中,分布在各个点上水库如何调度、水闸如何开启、蓄滞洪区何时启用等措施,都要放在流域的全局中来统筹考虑,追求流域的效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坚持人水和谐共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于防汛抗旱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要坚持人水和谐共处的理念。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大框架下,安排水事活动。在防止水对人类社会伤害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防止人类社会对水的伤害;要改变过去那种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要爱护水、节约水、保护水,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要科学防汛抗旱。要顺应洪水发生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洪水,给洪水以足够的出路;用科学的方法防御洪水,拦、排、分、蓄、滞等措施适时启用,有机组合,由被动抗洪到主动防御。在抗旱工作中,在保证饮水安全的前提下,要学会保障重点、放弃一般,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三要依法防汛抗旱。要用法律来规范涉及防汛抗旱的有关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法律法规体系,推动防汛抗旱工作法制化。四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运用工程、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要在全面建设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的同时,更加重视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运用;在注重传统、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同时,特别重视电子、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注重发挥行政手段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法律、经济手段的运用。当前,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对防汛抗旱规律的认识,深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积极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在防汛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风险意识,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洪标准、适度承担洪水风险,有序调度洪水,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把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在抗旱工作中,要牢固树立长期抗旱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工作方针,以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为首要目标,统筹兼顾生产、生态用水的要求,积极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为主转变为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从注重农业效益为主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