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外实践读书与研讨活动

来源: 时间:2011-11-10 点击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外实践读书与研讨活动

我看“中国人百年思想观念变迁”

——这是一趟精神的旅程。我们一起闻着书香,走进前辈人的心灵世界,聆听历史,进行心灵的对话,从历史视野中探寻中国人思想观念百年变迁的内在基本脉络,提升90后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文化自觉意识,思考和建构个体精神世界基本观念的历史坐标和新路径,在全球化视野中理解、接纳并改善我们“共在的人文世界”。

活动简介:本活动是大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春季的课外实践作业。以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的专题,以专题小组读书研讨形式,要求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结合了解个人家庭史,访谈调查家族三代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写读书报告和调研报告,在班级和课堂进行群体交流。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名著阅读、家庭史访谈和读书交流系列活动,实现对课程的学习从课堂和教材回到大家真实生活世界的目的。既增进同学们相互之间思想上的了解,也激发大家建设性的理性批判思维,拓展精神视野的历史纵深度,促进个体现代性人格基本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增强对于生活中不同年龄和成长背景人群的理解力,提升和自己、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宽容性,培养对参与构建未来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行动力。

部分优秀学生作业选录:

1. 对传统文化的思索:一个乡土中国,一个酱缸中国 食安1001 汪兵兵

2. 科学观念:读《时间简史》有感 植保1001 罗斌

3. 个性观念:读《九型人格》有感 植科1001 李洁

4. 公德观念:读《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食工1002 刘佳浩

5. 职业观念:读《找对职业入对行》有感 植保1002 班楚丹丹

6. 三代人爱情婚姻观读书调查报告 食安1001 陈亚淑

7. 法律观念:读《西窗法雨》有感 植科1001 郑喜喜

对传统文化的思索:一个乡土中国,一个酱缸中国

食安1001 汪兵兵

一年以前,某个夜晚,我曾静静站立在,我成长了接近20年的那片土地,然后伸长脖子,极目眺望着远方,灯火澜珊的大都市。不能说我对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没感情,只是我受不了这偏远的贫穷与落后,受不了这中国或农民的俗气与无知。尽管,我也是农民的子弟后,但我觉得,成年后的我将属于繁华的城市。

于是,我选择了远离山村,来了大城市读书。

一年过去了,某个夜晚,确切地说是今夜,我又静静站在,20年来,一直让我期盼,让我眺望的城市,依然伸长脖子,目极目眺望着家乡,魂牵梦绕的穷乡僻壤。只能说,现实在我的梦想写满了失望。我难以适应这都市人的孤僻与高傲,难以适应这都市人的势利与心眼。于是,我想还是回到乡村去吧!至少乡村的空气能让我精神为之一振,至少在乡村,我的血液才不会流得如此压抑。

于是,我选择了图书馆,去搜寻我想要的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我找到一些劣根性,从最低层的贫下中农到最高层的知识分子,畸形道德,势利眼主义等等。这一切似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标志。这里应该就有我所渴求的答案吧!

浅读《酱缸》,犀利的文字,一针见血的批判,让我从悠悠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情怀中,带着思考,带着回顾走了出来。正如一百多年前,巍巍中华大好河山,地大物博的中国式骄傲情怀走西方帝国列强的炮轰之下,尽失容颜,如果只是面子失去那也罢了,可是“量中华之物力,结汝国之同欢”一语暴出,即领土主权丧失,也得在华夏女儿面前撑起颜面。清政府的面子观念,让中国儿女哭,让西方强盗笑,这一哭一笑便是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压迫,能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太远了。

本以为,毁灭性的灾难,正好能洗去中国人身上的劣根。然而从一百五十年后的今天来看,其文化糟粕愈积愈累,其道德败坏愈演愈烈。从“马加爵事件”到“我爸是李刚”,良知、正义、伦理……到底去了哪里?难道中国传统文化真的仅是“酱缸”,难道,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真的是“酱缸”里的猛料,奇味难闻?

《酱缸》中这样提到:在洋大人之间,知识就是权力,在我们中国权力就是知识。且不论这句话的错与对,就现实而言,它确切地道出了中国的现状。财富就是素质,权力就是法律。也正因此,贪污腐败风起动涌;拜金主义疯狂传播。那么我们的社会,怎么会不漆黑一片?我们的国家怎么会不满地狼藉?借此,我们是否应该读出点什么?不仅该眼睛明亮更得心灵雪白。只有知其劣根性,方可去其糟粕,让酱缸飘逸出真正的文化之魅力,人文精神之魅力。

中国,在柏杨笔下,有酱缸一说;中国,在费孝通笔下,有乡土一说,其实,我能从《酱缸》中读到一些类似于人文意识,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但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我总感到就现在的知识,总很吃力的。可联系到离开乡村,来到城市的一年时间里,我还是能摸索到些许能够解释的学问。

书中这样写道:“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是的,一个在乡村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其实,在中国,农村与城市是没有界限的。与其说那些是城市人,倒不如说他们仅是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农民罢了。而且值得一提的说,或许他们比农民更多一点世俗与可笑。

在中国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中,向来崇尚人治,尤以礼治为主,自然血缘关系起很大的作用,地缘也会有所影响。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不论文字下乡,能否让中国乡下人聪明起来,中国人都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注入一剂道德的良药,让我们的礼治能真正优于法治社会,让中国人从精神意识,传统文化上苏醒过来。

尽管,我们并不愿意承认中国人的士气,我们也不想把“酱缸”的帽子戴在头上,但事实如此,无论城市或乡村,都要认真去面对。当城市人不再以骄傲自居,当乡村人不再常秉俗气之剑,一起走出先辈们的文化误区,我们才会介意,生在乡村或长在城市,不会介意奔于城市或漫步乡村。都能给我们一样的感觉,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面对头顶这片灰蒙蒙的天空,我曾甚是忧疑虑,不过我从未放弃过希望。摒弃乡土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搅动酱缸中国的优秀文化,或许这才是柏杨老先生所期望的,才是费孝通所期望的,更是所有华夏儿女所期望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须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人百年科学观

植保201001 罗斌

近百年来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其不仅表现在政局的巨变,更多的是中国人思想的变化、观念的转变。

科学的表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人文自然,也包括文化、社会心理等诸方面。在这百年中其实对中国人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文化差异、文化的交流对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在中国大门还没被打开时,中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和以宗教血缘为纽带的家住制度,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教化、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科学观较落后愚昧。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对各种要求都从客观理性出发。

在这百年里西方文化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最大。西方文化注重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较理性地看待世界,征服世界,追求客观、真实。最近读的美国著名旅游文学家比尔·布莱森著的《万物简史》就是最好的解释。

《万物简史》是以一个较为通俗易懂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人类在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探索、突破,主要是西方科学的进展。这本书写了对人类的起源的探索、地质学的发展、天文学的发展、物理的发展突破等等,较全面的展示了西方科学的发现突破。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西方人对客观真理的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他们的这种以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观念促进了西方乃至全世界各领域的飞速发展。他们的客观意识很强,即使有少数不正确,那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正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他们会对自然科学、客观真理那么执着、努力,以致现代的社会成了西方带领主导世界,这也只是短短几百年得事情。而中国一直宣称有五千年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但再看看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汗颜。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科学观念的差异,传统的中国文化以感性为主,较“人性化”,很不严谨,对事物追求感性的体验,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某些事的解释也以主观臆断为主,更致命的是我们太相信权威,相信圣人了,没有批判精神,再加上封建理念灌输,所以常常表现的很愚昧无知。

西方的入侵打破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愚昧,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开始真正地转变自己的科学观,给自己新的定位。最初是一些先觉知识分子开始为中国的科学念奋斗,各种政治改革及五四运动逐渐矫正中国人的思想,从而让人们走向科学。

中国人依赖性较强,在封建社会他们依赖官府,近代依赖政府,再近一点依赖个人英雄,现在依赖法律、个人、社会,这个过程逐渐走向明智科学。就对我们家庭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一转变,我祖父那一代是出生在五六十年代,他们很相信毛主席的话,很多观念受个人崇拜及社会风向影响很大,很少有自己的追求、想法,还处于愚昧状态;我们父母那一代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他们就较大胆了,好多传统在他们那里开始变化,对不科学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了,但还是有许多事不能理性认识;我们这一代是90后具有典型的叛逆精神,受的教育也较多较好,更想追求科学的生活,也敢于这样做。

现在国家也在提倡走科学之路、树立科学发展观,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人的科学观的形成加强,同时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腐朽思想的辨别和抵制。

对个性的探索:读《九型人格》有感

植科1001 李洁

在拜读了海伦·帕尔默的《九型人格》一书后,我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亲友都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人格”这个词语来说,潜藏性应该是其最大的特点,它植根于人性最深处,常常让人感到无法捉摸。但跟随作者的脚步,踏入这本书中,却可以让我们触碰到最真实的“人格”特点,从而发掘最真实的自己。

在我看来,九型人格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它是关于人性格类型的一门学说,也是一种古老的智能。“九型人格”的英文单词Enneagram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指一个有九个点或九条线的图。其中Ennea是“九”的意思,Gram是“图”的意思。据说,九型人格的发展不是在学院中,而是由一个叫做苏菲的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因为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需要跟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所以需要借助这套学问用不同的方式跟不同的人沟通、相处。正因为这套学问不是从象牙塔中发展出来,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它有很强的实用性。

所谓“九型人格”是一种带有心理学色彩,又混合着“相人术”的学说,它向我们许诺,通过它可以了解人的内心——其中也包括你自己的。在研究九型人格的海伦·帕尔默看来,人们性格中有不同的固有特质,是由于人们注意力不同派生出来的。我们关注什么,就会吸纳什么,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会特别敏感。当我们觉得自身有某个方面的需求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朝那个方向发展。由此内心的注意力在无意中把我们与周围环境和他人联系在一起。

九型人格系统中的九种性格类型,每种都有特别被突出的注意倾向。1型完美主义者注重评估环境中的是与非;2型给予者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3型实干者希望自己的工作或表现得到积极正面的关注;4型悲情浪漫者注意力在人或物的有用性和无用性间徘徊,关注虚构事物的优点和现实事物的缺点;5型观察者希望保留隐私权,对他人的期待很敏感;6型怀疑论者在环境中搜寻隐藏着他人意图的线索;7型享乐主义者注意力集中在快乐的精神联系和乐观的未来计划上;8型保护者寻找人和与失控有关的暗示;9型调停者企图决定他人的计划安排和思想观点。

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种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通常我们并不知道别人的看法。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他人的思想。九型人格的教义强调的,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它帮助你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当你能够透过其他各类型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时,你立刻会发现,没有哪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同性格的人因为自身观念的不同,会有局限性。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的许多烦恼,正因为我们对他人的观点视而不见——我们经常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

而我们的性格让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切。在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总是夹杂着我们自己的好恶和偏见。被称为“20世纪的达摩”的葛吉夫认为,妨碍人们认识性格类型的主要障碍,是存在着“缓冲带”。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性格上的负面特征隐藏在了一个精心构建的内在缓冲系统中,或者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这种缓冲带的存在,让我们无法看到自己性格中的真实力量。因为在缓冲带的帮助下,我们被带入了一种催眠状态,这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机械化。尽管缓冲带能让人感觉舒适,但是因为它减少了系统的摩擦力,因此我们就无法认识真正的自己。

而《九型人格》则交给我们一条走进真我的路径,利用它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够依据这个系统来分析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能够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将这个理论当做一个工具来应用,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如果了解他是哪种类型的人,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这将会减少很多误会的发生。长久坚持下来,就能对不同来性的人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必然会随之提升。

当我试图将“‘九型人格’分析”这种方法带入我的生活中去时,我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同年代的人在个性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们的祖辈,他们出生在四十年代,他们应该算是新中国的第一代,苦难过,也幸福过;悲哀过,也光荣过。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建国后出生的最有信念、最有原则的一代人。如今,他们大多已不再有追逐生活的激情,只想安稳的过着退休后的生活。对物质水平的要求不像年轻人那么高,或许,抱个孙子、和孙女玩耍,相守一辈子难得的天伦之乐,就是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愿。

我们的父辈,他们出生在六十年代,生于和平年代、成长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大解放,他们从纯真而混乱的年代走出来,可他们心里却又总在欲望的灯红酒绿中时而失落迷惘,时而蠢蠢欲动。缺失了上一代的牺牲奉献精神,有没有80后的敢为敢当,型号,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成为中坚力量,男人们壮志已酬,女人们巾帼不让。不可否认,没有他们的辛苦奋斗,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这一代,出生于80年代的尾巴、90年代的前奏,我个人认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兼具了80后和90后的特点。对于在各种质疑声和压力中成长起来的801后已近而立之年,曾经的不安分、爱折腾已化为踏踏实实地活着。为事业日夜兼程,总想着出人头地;为爱人身心疲惫,总想着朝夕相处;为兄弟在所不辞,总想着手足情深。执着着、浪漫着、现实着…奔波着,迷茫着,奋斗着…这就是80后,以及他们的生活。而距离我们更近一步的90后们,则是秉承着“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宗旨,跟着自己心的方向往前走。我们,注定是充满争议的一代。当60后渐渐老去,80后渐渐成熟时,注定一代人,无法回避的被抛上口水浪峰之巅。90后的我们,个性不羁,我行我素,行为张扬,“传统”在我们的脑海里是火星词汇,“规矩”一次更是不知为何物。这代人的风格大致分为两种:大眼睛嘟嘟嘴巴的可爱风格和暗背景颓废文字的萎靡风格。我们还有个专属的标志性代号——非主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思想观念、个性观念,必然会有差异,在“九型人格”的观点来看,你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别人,才能更好的处理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与上一代人的沟通交流。唯有互相包容、求同存异,才能与家人、朋友相处好。将九型人格的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事实上,它真的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公德观念:《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食工1002 刘佳浩

“公共意识是独立个体所具有的群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公共意识是主体自由意识关系的升华。具有公共意识以为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与一个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

这是我在百度查到的公共意识的定义中的一小部分,在看过这些专业的解释之后,我相信会更有助于理解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吧。

我认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生化中,国民的公共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但跟先进的国家相比,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日常生活中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财物,这些现象仍随处可见。但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诸如让座的闪光点。现在已经不是说大家知不知道要有公共意识,而是愿不愿意去付诸行动罢了。

总是有人跳出来痛骂中国国民素质是如何如何的差,现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光是痛骂和批判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即使你今天一篇狗血淋漓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深思,明天一觉醒来也就又全部忘记了。当然也会有专家学者对这方面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解析,希望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在《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一书中,陈弱水先生将社会历史和思想史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较好的探索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真正发挥过作用的“公”“义”思想和观念。通过对传统社会所遗留的文字中整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认为现在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是传统文化和历史所导致的。

封建社会时期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抱持疏离,疑惧的态度。世道险恶是人们对社会的一个基本想法。当时的群众,一直饱受官僚阶级的压迫,生活中必须处处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巨大的灾难。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若不是圣贤,还怎么可能会为他人着想,公共意识的萌芽又怎么会出现呢!

近代中国更是一个在风雨中动荡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还没从帝王的统治中解放,列强的侵略有接踵而来。人民颠沛流离,不得温饱。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开始发挥自己的本能,开始尽自己所能去获得一切可以获得的东西。不拿白不拿的思想也就在这样求生的温床中发展起来。

即使在解放以后,贫穷的中国人依然一无所有,人民公社大锅饭什么的,东西都不是真真属于人们的,那都是公家的,所以不用白不用,不拿白不拿,没必要爱惜,更没必要去尊重。而另一种思想是,“公家的”就是“领导的”,这又使得任命对公共财物有一种敌意的情绪,不破坏白不破坏!发泄一下也好。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延续至今,便体现为一种人们在生活中没有主角观念和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结合我个人的情况来说吧,小时候我爸爸每次出差都会把宾馆里所有的一次性物品一并带回,因为基本用不上它们,以至于十年以后的今天它们依然躺在我家里的某个角落。而卧从小学开始用的所有草稿纸都是我爸拿回来的A4打印纸,家里也总是会有用不完的创可贴,碘酒酒精和纱布一那是我妈带回来的。虽然这是不折不扣的不拿白不拿,带它的确为我家带来不小的方便。也许就是这样,即使大家知道,也不想有所改变吧。

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报道说公交车上年轻男女热吻脱衣的,去图书馆也能轻易发现穿拖鞋的,自习室里永远不会缺乏大声打电话的……在碰到以上情况时,很少有人会出面指正他们的错误,大家鉴于别去凑热闹少惹麻烦的思想,只会扭过头去问候一下人家老母,然后开始忍耐。

我暑假去杭州图书馆自习,总是能看见大厅里躺在松软沙发上的民工一一旁边放着他的拖鞋,好不自在。我们不能因为人家素质低就禁止人家进入图书馆,毕竟杭州还是个大城市,干事要和国际接轨啊。不然哪天跳出个某某摄影家来一张民工和图书馆的照片旁边配旬什么“我们建造了辉煌,却只能遥望。”那不是又让人烦死了。

在先进的国家,图书馆的完善设施与免费开放和公民优秀的公共意识是相辅相成的。而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虽然能够模仿西方的制度,将图书馆免费对全民开放,但也只是单方面的达到了物质的程度,而在精神上远远不及。自然,意识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不能怪民工,只能说他们的公共意识还没有达到那个标准。

我个人认为公共意识是没有定型这一说的,举我奶奶的例子说吧,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每逢暑假她都会带我去银行蹭空调。杭州出了老年卡免费公交车后又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坐车到十公里外的郊区去买菜。拜此所赐,我奶奶身体好的很,果然生命在于运动啊!现在当我放假在家,即使开24小时的空调我奶奶也不会说什么了,有时我不想开空调还会问我要不要开……不得不说这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吧。

所以也不能说成年人的公共意识是无法改变的,但主要还是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下一代,这需要家庭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共同努力吧。当公共意识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我想我们所寻求的目标就会达到了吧。

职业观念:读《找对职业入对行》有感

植保1002 楚丹丹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大学毕业之后,我们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什么呢?是为我们的未来做准备。可是我不知道从何做,该怎样做。我们的嘴边总挂着这么一句话:我好迷茫。思修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即《找对行业入对行》。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感触很深,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这本书。

作者杨一平老师长期从事大学生职业辅导工作,积累了上千个案例的经验,深入职业一线,带领工作团队走访了各行各业共60位职业人士,通过了解在岗人员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本书选择经典案例,运用霍兰德职业类型理论,依次从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进行介绍,描述了6种职业类型人员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工作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职业世界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职业倾向的视角。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从书中真实的例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也会迷茫,也会一次次失败,但他们懂得学习、思考与坚持,懂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前人的成功与失败是我们成长的财富。这本书,对认识自己,对了解周围环境,对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过去,比如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代人。对他们来说,职业这个观念还很模糊,没有实质的意义和科学的细分。人们一般是在固定的社会组织中工作,然后获得薪水。有些人则选择继承祖业,比如说中医、手工艺、陶艺等等。有些人则选择从事学徒,学一些小技术,比如说工匠、木匠等等。有些人则希望能够进工厂工作。人们对工地做的选择受到很大的限制,知识分子的价值在社会中很难显现。然后说起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企业或单位开始把学历、户口放在首要地位。知识分子开始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同时工业开始发展,人们的就业压力不是很大。比如说“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职工调转工作”、“调配岗位”、“安置就业”等等。人事工作中“就业一趟车,调资一个令,调转一张信,退休一刀切”是人事工作的基本模式。企业比较注重文凭。工作一般由组织分配,个人意愿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而我们这一代,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企业把“干过什么,干成功过什么”放在了选用人的重要地位。社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学历已成为一个基本要求。企业把能力、潜力、创造力、学习力、沟通力作为选用人的五大标准。我们对职业的选择空间更大,自由度更强,但是就业要求给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重。所以我们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能都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特长的职业。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

面对社会就业的压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未来做准备了。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兴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根据我们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与之有关的职业,并为此职业方向努力、做准备。首先呢,我们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可通过一些科学的测试来完成)。然后,我们需要了解职业市场,明白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其次呢,我们在大学期间要学会锻炼自己,比如说学生干部、兼职、社会培训、业余生活等等。在大学期间,我们不仅要搞好学习,更要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求职经验,为未来做准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而言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我们要尽早确定我们的职业研究方向,比如这本书中讲的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你、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甚至可以大概划定所选类型的某个行业,尽早确定我们的目标,制定相宜的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等不起我们,晚一点思考,意味着将来更大的挑战。尽管我们现在很迷茫,我们更要去探索,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在探索中,我们不断成长,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培养能力,这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虽然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但我们的职业选择更为广泛、更自由。因此,只要我们有实力,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这本书介绍了不同职业的相关信息,提出了对希望进入某职位的求职者的建议,特别是介绍了不同职业的点评,让我们对职业间的差异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从理论上介绍求职要素,并结合实践为我们讲解,是我们更加了解职业世界。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的大学生涯规划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对我们而言,找一份工作并不难,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却很难,而找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不管薪水、待遇、地位,适合我们的职业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大学是我们迎接社会的准备时期。学习是基础,锻炼自己的能力是主要。制定一个生涯规划是必要的。希望大家都要为此而努力奋斗,加油!!我们要挖掘自己的潜能,制定自己目标,打好基础。

如果你的大一是浑浑噩噩的,没关系,时间还来得及。只要你现在觉醒,就还有希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加奋斗。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训练场,我们要赢在起跑线上!

爱情婚姻观念:三代人爱情婚姻观读书调查报告

食安1001 陈亚淑

祖辈

在时代的背景下,爱情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奢侈品。就对于我爷爷和奶奶来讲,他们是在介绍人的牵线下,了解双方的家庭状况后,在小麦地的两头,互相瞄了对方一眼,就订婚了。他们结婚之前根本就不算认识,只是在介绍人和父母的撮合下,就结婚了。我问爷爷,你们那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不合适就离婚,再娶,爷爷很可爱的说,没有啊,我们那时候很少有人有那种想法,和你们现在不一样。爷爷比奶奶大了8岁(据爷爷讲,他们这种的年龄差距很正常,有些甚至男方比女方大12岁),奶奶基本是在爷爷的照顾下,成长为成人,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多的磨擦,可能还是年龄的差距,在我的观察里,爷爷总是想到一个哥哥甚至是父亲的作用,对我奶奶的约束和照顾是各占一半的。我小的时候,和奶奶关系比较近,可能也是爷做过军人的关系,他的性格被压抑的很,总是很严肃,在小孩的我的眼里,是很可怕的人,每次我做错事,总是躲在奶奶背后,我奶奶替我扛着,爷爷不允许我和奶奶养小猫,可是我们照样养,也就不可避免的在小猫走丢之后一起伤心。而现在,爷爷80岁了,奶奶72岁,他们相伴走过了有60年之久,期间经过各种困难,不管是文革时接受批斗,或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四处奔走逃荒,还是现在享受新时代的老年幸福天伦之乐,他们还是在一起。爷爷一直都是很短的头发,有时候会干脆理成光头,而他现在最享受的也是在春风里和阳下,奶奶在自家小院里给他洗头发,在我看来就是用毛巾擦头皮,可他们乐在此处。

我想,年少是经历的苦难和争吵,都是为了这一刻,等他们头发发白,一起晒太阳时,有太多一起的话题。谁能说,这不是爱情。

父辈

看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我感触颇深。我爸爸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之间,他和文章中的主人公“我”处在历史的同一时期,我的爸爸没有和小说中的“我”的那种遭遇,他生长在乡村,生活条件确实很差,但是也没有四川那个小镇上那么恐怖,没有排队上公共厕所,没有阴郁寂寞到和自己的老师乱来,也没有遭遇逮捕破坏分子和枪杀的事件。这一切的不同,我个人认为,都源于我的父亲的生长环境。他过的很穷,但是却没怎么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当然,因为成分的问题挨过同乡人的白眼,也或多或少遭受过侮辱,可他在爱情观方面始终没有受到太多消极的冲击,这可能也是环境的功劳。我的爷爷、奶奶、包括闭塞的乡村里还算淳朴的民风,对此都有很大的影响。

爸爸是80年代师范毕业的老师,我曾翻看过他的同学录,身为班长的爸爸,获得了班里那些漂亮的女同学的一直好评,他们那个时候就很流行在同学录里贴照片了,不过他们是一寸黑白证件照,我们现在是大头贴。据我老妈讲,我爸对爱情的憧憬还是有的。他最开始的时候喜欢他们学校的某个女老师,后来在介绍人的作用下,他和我老妈认识了,可是他们彼此不感冒。后来经过有限次的接触,加之双方父母的极力撮合,倒也勉强接受了对方。他们在婚前的有限次接触嘛,倒也给他们以后的婚姻生活奠定了一个基础。

当然,我也问过他们关于那一代人离婚率是暴涨的问题,我老妈是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态度,而老爸也讲:“这也是一个社会准则,男人不能随便离婚”。他们在结婚初期有过很多争吵,甚至在我年幼的记忆里,他们都是小吵不断。不过现在,他们结婚18年后的今天,他们早就把彼此的棱角磨合,他们甚少再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和和谐,总是让我感叹时光的美妙。

我们这一代

我不能代表我们这一代,但是也还是想通过我个人抒发一下我们的恋爱婚姻观。相对来讲,我们现在的恋爱很少有以结婚为前提的,我们享受爱情,珍视彼此,但有很容易在现实面前,舍弃爱情。“我们没有进入同一所大学,我们毕业了,没在一起工作了,我们没可能了,所以,我们分手吧”当然远距离的恋爱也有,可成功的还是很少。

对于婚姻的态度,我们还是很慎重,当然也会很现实,裸婚的毕竟还是少数,一旦我们决定要相守一辈子,我们会努力工作赚钱,攒够结婚的资本,之后再一起努力奋斗,攒够养孩子的资本。这可能就是我们关于婚姻爱情的理想状态。

法律观念:读《西窗法雨》有感

植科1001 郑喜喜

法律,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法律意味着绝对公平吗?面对着不公平的法律我们该怎么办呢?种种问题我以前都未深究过。这次算趁着这次作业多一点了解。

在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教育要遵纪守法,但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我们对法律似乎有一点复杂的感觉,一方面我们敬畏法律,另一方面我们对法律给予我们的权利没有深刻的认识,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这是我的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而我们父母那代,相比就要保守些,他们认为做人就该规规矩矩,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平时生活中很少刻意去研读法律,一切行为的标准都好像约定俗成的。

爷爷奶奶他们那辈人则认为法律更大程度上基于道德观念,只要不偷不抢不干坏事,自己和法律这东西就永远不沾边。但他们过多的看到法律要求他们做的,而忽视了法律给予他们的。

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爷爷辈和父辈更倾向于法律告诉我们什么不该做,没有深度去挖掘法律能让我们做什么。比起来,我们这代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就要强许多,但可惜的事我们虽然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却没有理智的运用,而是停留在意识阶段,或者就是将自己的自由建立在侵害他人利益之上。

《西窗法雨》为我们推开一扇“西窗”,领略一下“法雨”,为我们如今并不完全正确的法律观念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读, , , 了这本书,对我们更多的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而不是硬塞给我们一些法律道理。

“苏格拉底的慎重”,是西窗法雨的第一场法雨,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他对法律的神圣性、至上性和权威性的认可。我不禁自问,如果是我自己我该怎么选择,明知道法律的不公正,明明可以逃离,我难道还要去遵守这样的不公正法律吗?我满腹疑惑,这种做法到底是迂腐还是捍卫法律的尊严?但法律的公正与否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同一部法律,可能有人认为它很公正,也有人认为它一点也不公平,孰是孰非当然要有待时间去检验,而法律的作用就是约束力,如果因为法律的不公就不去遵守那么法律的约束力就体现不出来了,公平性就永远不能真正做到,慎重对待法律,哪怕是认为不公正的法律。而这种慎重又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必须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尊重和遵守。民众是法制的主体和真正的动力,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培养这种法律信仰。

与苏格拉底不同的是安提戈涅,她挑战了当时君主颁发的法律命令,不顾国王颁发的法令依然要为亡兄举行葬礼。她的理由是:“我更应该服从高于国家法律的宗教法律。”她的结局是悲壮的,但她却选择了自认为更好的法律秩序。这篇的题目是法上“法”,第一个法指的是世俗法律,第二个“法”是宗教法律。之所以选择服从后一个“法”,是因为世俗的法律有缺陷,这是不可否认的亦是无法逃避的,毕竟法律是人制定的,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法律的缺陷还在于,遇到特殊情况时无法随机调整。

其实苏格拉底与安提戈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用生命捍卫了自己心中的正义,而不同在于苏格拉底坚守了世俗的法律,而安提戈涅则选择了自己心中的正义。法律会有漏洞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当法律的不公正降临在你身上,你会选择遵守还是选择自认为好的法律呢?法律是人制定的,只有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制定更多的法律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法制社会的需要,才是人们真正选择遵守法律的根源。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但它正因为有明确性不能模棱两可,所以遇到未曾遇见的情形便难以抉择。法律条文写在纸上不能随便改动,然而人的智慧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的。法律条文如果按照字面意义来执行判决,那么书面文字的缺陷就会暴露无疑。在这个时候,人的思考能力会被束缚在条文之下,公正的判决往往成为条文的奴隶。所以,在法治社会当中,法官应该博学和有正义的良知,并且不断完善法律。

《西窗法雨》中有一篇随笔题为《死刑的存废》,说的正是社会上激烈讨论的问题。对于死刑的存废问题,我以前一直是墙头草,觉得两方都有道理,但现在再仔细想想又有点偏移。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恶有恶报,认为这很公平。说到底,这只是以血还血的等还报复观念。换种说法,既然他们认为杀人者是可恶的,那么杀死杀人者的人又将如何定位?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不应该被剥夺,无论是以怎样的名义。

死刑只是众多刑法中的一种,而刑法的本质是要引起罪犯内心的忏悔,使之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剥夺罪犯性命的死刑显然违反了刑法的本质。人死了又如何重新做人?如果说伤害别人的生命是非法的,那么代表国家代表法律剥夺人命便是合法的吗?

《西窗法雨》中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只是列举其中几个事例。每个故事都很简短,但却是法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深入浅出,是大众读本,它让我们对平时习以为常的观念去重新思考,比较中西法律的区别,升华了我们的观念。如果以后有时间,再仔细去品读,应该会有更深的思考。

教师所感 文法学院思政课部 张利华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建党九十年的日子。举国上下有很多纪念性的活动。

如果说以前读书年代,对辛亥革命只是一个遥远历史政治事件的了解,那么,现在我有了一点对于社会和人性的了解,才理解到:皇帝在100年前被推翻了,但是,在很多人内心的那个“皇帝”,却还是没有被推翻的。在人性深处,有的人希望自己拥有当“皇帝”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威严感和优越感,或者保留着做惯了“臣民”的那份惯性的被奴役感和顺从感。人们相互之间,还普遍缺乏那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独立存在的尊严感和价值感,以及相互之间的尊重感和平等感。这需要一个几代人的内在精神生命进行自我反思和自觉更新的过程。

家庭史,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可以触摸的真实历史。某种意义上,对家庭史的回顾和梳理,也是对这百年历史变迁的浓缩性理解。带着这样的认识,我让自己回到对家庭史的回溯性思绪中:母亲出生于1944年,父亲出生于1945年,他们都出生于普通百姓人家,在偏僻的农村长大,缺乏充分的那些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启蒙。后来父亲因为参军和到工厂工作,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在思想观念上要解放一些,但仍然受着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在对我思想的早期启蒙上,也是缺乏充足的精神营养。我出生于1974年,在封闭的农村随母亲长大到8岁,再随父亲来到城市求学,开始一段由读书考上大学,才改变自己作为城市边缘人的命运,获得自己作为城市人身份——“户口”的漫长奋斗生活。我的很多的新观念,是在后来的受教育过程中,才慢慢的理解和获悉的,也慢慢理解到教育的意义,对于人的熏陶作用。儿子出生于2003年,他所处的年代,属于一个新的世纪,以及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他开始上幼儿园,上各种兴趣班。在我们的家族史中,才算是第一代去感受并享有自我和个性受到尊重和良好发展条件的幼年成长环境。在面对他的时候,我才更加真切的理解到这些生命内在精神世界在代际间接力重建的意义,理解个体生命和时代的联系,理解那种生命的内在进化和历史文明变迁的意义,理解那种生活值得去追求的幸福的方向是什么!

原来,这100年的意义,是在代际之间的传承和改变过程中体现的!是在家族史里代际互动过程中个体的生命体验里呈现出来的!也是值得以某种重要的方式去纪念的!于是,有了这样一个读书调研活动的原初设想。期待,每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这样一种浸入家庭血脉的沉思中,获得宁静的远思,获得心灵的沉淀,获得生命方向的启迪!

当最后看到学生的作业,我很欣喜!虽然才大一学生,但他们的思考不乏深刻。虽然某些理性思考启蒙刚开始,但不乏直觉的敏锐。那是新生命的萌芽,新思想的芬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在这片校园,他们还会享受更多浓墨书香和学者思想的滋养,孕育出属于这代人愈渐健全的人格品质和美丽丰富的精神家园!他们能够渐渐突破眼前的经验和视野,不光看到眼前,还看到遥远的过去,也能够预见到一个遥远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我们社会中较多的缺失、不足和不成熟,他们渐渐能够培养出年轻人所最需要的冷静、理性和耐性,将这些日渐储积的社会理解力,变为有力量的社会行动力,慢慢去成为社会积极建设力量中的一分子!——而这,正是当下我们的祖国很需要的!

相信他们!相信未来!更相信我们每个人自己! 2011年10月

Copyright © 2011-202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邮箱:wfxy@mail.hzau.edu.cn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